鍛造專屬考研方案,助你輕輕松松上岸
13691000525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的國家級藝術科研機構。經過70年發展歷程,中國藝術研究院形成了藝術科研、藝術教育、藝術創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藝術智庫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等方面的綜合性事業發展的格局。中國藝術研究院現擁有12個管理部門、14個研究所、1個文化藝術智庫機構、2個藝術教育機構、1個非遺保護機構、1個資料服務機構,還有16個期刊出版部門、7個創作部門。同時,中國藝術研究院還負責管理中國工藝美術館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國際培訓中心這兩個文化和旅游部下屬的事業單位。
幾十年來,中國藝術研究院匯集了一大批在各學科領域卓有建樹的著名學者和藝術家,如梅蘭芳、程硯秋、張庚、郭漢城、黃賓虹、王朝聞、蔡若虹、楊蔭瀏、繆天瑞、黃翔鵬、葛一虹、李少白、鄭雪來、吳曉邦、侯寶林、周汝昌、馮其庸、李希凡、陸梅林等。他們的學術理念和治學方法不僅構成了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學術傳統,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國藝術研究院教育思想的奠基禮,積累了培養博士和碩士研究生的豐富經驗。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原名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部)成立于1978年,是中國藝術研究院重要的部門,專門承擔藝術教育管理和教學工作實施。在學術先賢們的引領下,中國藝術研究院幾代學人勵精圖治、薪火相傳,藝術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桃李芬芳。從20世紀50年代開設第一批研究班,到1979年研究生院第一屆學生入學,再到今日形成結構完善、體系完備、資源充沛、特色鮮明的藝術教育格局,中國藝術研究院始終處于我國藝術教育事業最前沿,為國家源源不斷地培養著各藝術門類研究、創作、教學、管理的高端人才。
中國藝術研究院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擁有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四個一級學科的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中國語言文學、設計學兩個一級學科的碩士學位授予權。同時,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人社部批準建立藝術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單位,是教育部授權的港澳臺招生單位,是教育部、文化部批準的海外留學生招生單位,也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批準的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的單位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予單位,從而成為我國學科建制最齊全的藝術類研究生教育機構。
中國藝術研究院擁有眾多著名的藝術學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導師。目前,我院可以擔任碩士生導師的副高以上職稱專家學者有300余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00余人。秉持遵循藝術規律、恪守學術品格的優良傳統,憑借科學的教學管理方法和優越的人才培養機制,依托雄厚的師資力量和豐厚的學術資源,中國藝術研究院取得了豐碩的教育科研成果,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并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育理念,即以科研帶動教學,注重不同學科之間的學術互動,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尊重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著重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和創新能力。與此同時,一批國家和社會急需的新學科、新的研究方向應運而生,學術成果不斷涌現,研究生教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目前研究生院每年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300多名,在校生千余名,先后培養出博士、碩士研究生8000多名。與此同時,中國藝術研究院與英國、德國、法國、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的藝術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與交流關系,研究生院先后接收了美國、德國、韓國、日本、印度、意大利、阿根廷等國,以及中國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研究生、訪問學者和進修生。
中國藝術學院設計學研究生有設計歷史與理論、手工藝史論、建筑與環境設計研究、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歷史與遺產保護等九個研究方向,每個研究方向的指導老師也不相同。詳情可參見下圖。
///劉托: 1957年10月出生于北京, 1983年獲清華大學建筑學學士學位,1986年獲清華大學建筑學碩士學位。現任建筑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學位委員會委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建筑藝術年鑒》副主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的研究工作,專著主要有《建筑藝術》、《園林藝術》、《濠鏡風韻——澳門建筑》、《頤和園》、《澳門歷史城區》、《皇陵建筑》等。合著主要有《建筑美學》、《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徽派民居傳統營造技藝》等。譯著主要有《建筑評論》、《世界建筑史話》。主編的叢書主要有《中國古代園林風景圖匯》、《中國世界遺產叢書》、《清殿版畫匯刊》、《中國名山文化叢書》、《中國傳統營造技藝叢書》。參與了《中國美術史》、《中華藝術通史》、《中國建筑史》等大型國家重點項目的撰寫工作,發表了數十篇有關建筑文化、建筑藝術、建筑歷史的專業論文。主持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傳統四合院營造技藝”的申報工作,及“中國傳統建筑技藝三維數據庫”可以與 “仿真組合式中國古建筑模型” 研發項目,獲文化部“文化科技創新獎”、“十一五”國家科技計劃執行突出貢獻獎。 ///劉佳: 1963年1月生于山東濟南。設計藝術學博士,現為美術研究所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先后畢業于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山東輕工業學院設計學院(現齊魯工業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設計藝術學、美術學研究與教學工作。在《人民日報》、《中國文化報》、《裝飾》、《中華文化畫報》、《藝術百家》、《中國成人教育》、《舞蹈》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評論50余篇。其中,《工業設計面臨的技術矛盾》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當代美術創作論壇”;《產品設計的文化生態涵義》入選“2004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已完成澳門特別行政區文化局學術研究課題獎勵項目“澳門設計藝術”、山東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規劃項目“加拿大平面設計”等4項學術研究課題。在研課題2項: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一般項目“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狀況下的設計藝術發展研究”;中國藝術研究院招標課題“北京王府設計文化研究”。參與撰寫了辭書《中國美術百科全書》和《設計藝術教育大事典》。主要著作有《設計概論》、《加拿大平面設計》、《工業產品設計與人類學》、《感悟設計》、《王府“畫”語》等。 ///曹小鷗: 江蘇常州武進人,1965年出生于上海,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1983至1987年就讀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獲學士學位;2004至2006年留學英國胡佛漢頓大學藝術設計學院,主攻紀實攝影,獲碩士學位。1987年工作于中國美術家協會《美術》雜志,1987至2000年任職于《光明日報》,先后擔任攝影美術部、文藝部編輯、《光明日報》子報《生活時報》藝術總監、藝術新聞版主編;2000至2004年任職于北京服裝學院,任《北京服裝學院學報》編委、研究生設計史課程教師。2006至2010年任職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任設計藝術學系主任。主要著作有:《國外后現代設計》、《新具象藝術》、《民間藝術鑒賞》、《天工開物圖說》、《視覺革命——“觀看”的現代藝術史》、《英國的左圖右史》。主要學術論文有:《歐洲洛可可工藝和清代工藝比較》、《中國藝術市場》、《傳統手藝的機遇》、《設計的倫理學視野》、《吳家粉本——關于吳冠中的藝術》、《移風易俗后的中國民藝之路》(合著)、《論設計師是一種舞者》、《感受“泰特”》、《設計是另一種啟蒙》(合著)、《設計的角色與教育的定位》等。主要攝影作品:《揚州,城市歷史中的10個人》。
03
《世界現代設計史》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王受之
《世界工業設計史潮》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年版 李亮之
專業面試:10道專業課題目抽2道回答,同時回答導師提問
復試總成績不及格(低于60分)者不予錄取。
專業面試:專業課題目考察專業方向知識點,考察更加仔細,可以重點使用設計史論參考書以及導師相關論文或者是專業論文。建議每個參加復試的同學都要準備報考專業的作品集
近幾年中國藝術研究院設計學的復試分數線大體在340分上下浮動,2022年分數線有所升高,為361分。
▼2022年復試分數線
▼2021年復試分數線
▼2019年復試分數線
▼2018年復試分數線
05
中國藝術研究院作為專業藝術研究所,導師的水平及學校的學術氛圍都不是問題。而且中國藝術研究院沒有本科,所以大家不用擔心歧視以及本校保護的問題,這對考生來講無疑是一刻定心丸,而且中國藝術研究院相對其他院校保研人數較少。每年考試的題目也都中規中矩,并沒有太大變動,只要按部就班復習,上岸率非常高。
通過分析近幾年考試及錄取情況可知,中國藝術研究院的復試分數與A區國家線相近。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以后,復試成績比重有所下降,從原來的5:5變成了6:4,復試成績占比百分之四十。而且,復試增加了專業論文寫作,占復試成績的百分之四十,面試的比重降為百分之五十,外語口語占復試成績的百分之十。由此,考生應更加重視初試成績,也就是對理論知識的掌握。
對于從今年開始準備2024年考研的同學來說,時間相對寬松,建議從基礎開始,特別是兩門專業課,先有一個大體的認識,在腦海中建立起宏觀的知識架構。開始復習的時候,循序漸進,不需要上來就進行高強度的訓練,否則很容易疲乏不堪,畢竟這是一場馬拉松,后勁不足會導致沖刺時沖勁不足。
藝術概論的考試重點是藝術學理論,復習這門課,要重視往年真題的練習,每年都有一定概率出現往年的真題原題。近幾年的考察重點在藝術代表人物、藝術作品、藝術觀念等。簡答題多考察藝術史中的代表性藝術觀念、藝術思想,要注意對比和特點。論述題主要集中在藝術概論,需要有宏觀理念,注意與藝術史、現當代藝術之間的結合。如果能在答案中提出自己獨到的觀點,則得高分的概率更大一些。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復習藝術概論這門課程時,一定要補充美學的相關知識,靈活運用知識點答題。
關于專業史論的考察非常細致,考試重點包括現代設計史、中西方工藝美術史、設計學概論。在剛開始復習的時候,要注意重點名詞的掌握,因為該門課程考察的知識點非常多,名詞解釋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所以開始時就應當注意名詞的積累。在后續的加強鞏固階段,要注意將所有的知識點進行串聯,并且鍛煉自己靈活運用知識點進行答題的能力。在腦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會讓你答題的時候更加清晰明了,更加全面。
另外,該門課程的題量也不小,所以答題的速度也是訓練的重點,在真題練習的沖刺階段,應該按照考試的規定時間去模擬,對時間上有個整體的把握。
不要過于追求知識面的廣度,而是要注重重點知識點掌握的牢固程度。根據以往的真題來看,百分之九十的題目來自于基礎的知識點,只要把常見的題目掌握牢固,就有可能拿到一百二十甚至一百三十的高分。在把這些知識點掌握牢固的前提下,有時間和經歷的話,再進行知識面的擴充,這樣,一定可以拿到一個不錯的專業課成績。
不能合理安排時間的同學或者沒有系統規劃的同學可以選擇弘時教育,弘時教育可以幫助你安排合理的復習規劃,讓你按部就班,逐步提升。同時,弘時教育有多位老師輔助指導制作作品,幫全面優化畫作,讓你在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
弘時教育是以考研、考博、留學為主體,面授+互聯網在線教育為平臺的高端升學培訓品牌。機構秉承‘弘藝尚德 與時并進’的教育理念,致力于讓本科學高分圓夢、升學名校。立足學生未來發展,培養研究生素養,注重基礎,專業領先,個人能力強化,真正培養專業功底扎實的全能高手。弘時教育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不同于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而是與“學生講教師聽”相結合,要求學生課前準備問題,課堂提出和回答問題,檢查學生學習過程中是否有思考。
弘時教育在藝術類考研的優勢可以說是無人可當。因為考研本身就是信息戰,并且這場戰爭還存在著很大的信息差!大部分專業是學校自主命題,這意味著命題人就是你未來導師;也意味著哪怕同專業,報考不同的學校,情況還是會完全不一樣。更別說還有之后的院校復試,聯系導師等一系列問題。加上不同院??佳行畔⑶Р钊f別,透明程度也不同,這就需要一個“過來人”幫你篩選甄別。弘時的輔導老師便是這樣的一位值得信賴的“過來人”。
隨著時代的發展,設計學的就業面也隨之拓寬,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設計工作,更多新興行業也急需設計學的人才,總體上看,設計學有良好的就業前景。
平面設計:負責平面設計、廣告設計、品牌策劃,比如海報、宣傳單形象、畫冊的設計等。
產品及包裝設計:負責各類產品的造型設計,以及包裝造型設計、包裝裝潢設計。
環境設計:比如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建筑設計,還有一些公共領域比如城市文化藝術的設計等。
珠寶首飾設計與工藝:為珠寶、首飾設計樣式等。
服裝與服飾設計:服裝配飾設計、演員服裝設計、制版立裁等。
數字媒體藝術:網絡傳媒、動漫與游戲制作、電視欄目包裝等方向。
戲劇影視行業設計:比如舞臺背景、服裝、場景等等的設計。
新興行業的設計:比如電商平臺,店鋪裝修設計,以及一些新興電子APP的設計,比如美圖秀秀等軟件素材的設計、微信表情包、紅包圖案以及其他網絡平臺的設計工作。
游戲動漫設計:游戲原畫設計、動漫設計、游戲角色模型、游戲動畫特效、游戲場景、游戲美術、插畫等。
其實,考研考得不僅僅是知識,還有心態和毅力。一個意志不堅定、沒有良好心態的人很難在考研中取得成功。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同時保有必勝的信念,那么,這次考試也不過是讓你看到新風景的踏板罷了。弘時教育的所有老師相信,有志者事竟成,付出就會有回報,希望你能最終摘下最后勝利的果實,同時也能享受考研路上獨特的心靈旅程。
?
?
咨詢電話
T:19520091394
T:17744408276
T:15010557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