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專業

當前位置:首頁>考研新聞>考研資訊>院校專業
全部 808 考研資訊 620 考研技巧 69 考研心得 94

砥礪奮進20年|記中國第一個視覺藝術管理專業

時間:2023-05-12   訪問量:1602

2023

喜迎元旦

Happy New Year

 

2022年,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迎來了創辦二十周年的紀念。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院長余丁教授在《美術研究》2022年第6期期刊上發表了題為《砥礪奮進20年——記中國第一個視覺藝術管理專業》的文章,試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和學科建設的歷程來討論藝術管理高等教育的中國模式。

 

凜冬散盡,星河長明。值此元旦佳節,謹以此文作為新年賀詞,恭祝一路上陪伴藝術管理專業成長的師友和同仁,萬象更新,美好再續!

 

◆ ◆ ◆ ◆

砥礪奮進20年

——記中國第一個視覺藝術管理專業

◆ ◆ ◆ ◆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今年迎來了創辦二十周年的紀念,從2002年在美術史系設立藝術管理教研室算起,到今天中央美術學院設立了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和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兩個專業學院,二十年砥礪奮進,開拓創新,持續推動中國藝術管理專業構建,始終引領中國藝術管理教育與學科發展。作為第一個有關視覺藝術的管理專業,在專業建立之初,引進歐美藝術管理學科和專業建設的先進經驗,經歷了從借鑒引進西方,到文化自覺和自信的演變過程。今天,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正在積極推進建設藝術管理中國學派,并已經把藝術管理學科建設成為世界領先學科作為自己的目標。本文試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和學科建設的歷程來討論藝術管理高等教育的中國模式。

 

原文刊載于《美術研究》2022年第6期

 

一、歷史與任務

 

藝術管理學科是20世紀60年代從哈佛大學商學院起步,隨后在歐美發達國家迅速發展的新學科,到今天為止也就只有60多年的歷史,而這60多年學科發展中,中國的藝術管理高等教育為這一學科的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從中央美術學院創辦這個專業開始,就始終把自己放在國際藝術管理高等教育的學科領域,使自己的發展在全球藝術管理學科發展的語境下進行,并使自己從開始成為國際藝術管理高等教育的一份子,而逐漸成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藝術管理專業起步于美國、興盛于英、美、加、澳等英語國家,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一個英語的學科,而后來在歐洲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都被視為這一學科的拓展。美國的藝術管理教育學會(AAAE)是成立于20世紀70年代的藝術管理高等教育組織,雖然注冊在美國,但卻是一個國際性的學術組織,具有全球性。AAAE建立近50年代來,持續推動了全球藝術管理學科發展。

 

中央美術學院于2004年首次在美國參加藝術管理教育學會(AAAE)的年度研討會,那個時侯整個亞洲只有一個中國的學者參加,而與會者不僅有美國、加拿大的高等院校,還包括了歐洲許多國家,如英國、德國、芬蘭、挪威等高校,以及澳大利亞高校藝術管理專業的負責人。在這次會議的第二年,中央美術學院于2005年請時任AAAE的主席,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管理系主任瓊·杰夫瑞教授訪華,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了第一個國際藝術管理的工作坊,還組織籌備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形成年度研討會制度。15所院校的藝術管理專業負責人齊聚中央美術學院,杰夫瑞教授介紹了美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的歷史和經驗,介紹了其本科和研究生課程標準。從2004年首次參加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年會(AAAE),到發起籌建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專業在這一階段,基本上是向歐美學習的階段,不僅本科、研究生的課程結構和內容參考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學會的通行標準,還引進了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教學內容。

 

本科核心專業課程表

 

2006年第一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年會在中央美術學院召開,從此形成了年度研討會制度,并于2008年第三屆年會正式成立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2022年研討會已經是第十七屆,而這一切的起步是在中央美術學院。2013年,在藝術管理學系建系十周年時,我們覺得應該對中央美術學院以及中國的藝術管理教育有一個階段性總結,于是中央美術學院再次承辦了學會的第八屆年會,并組織了以“藝與腦:藝術管理思考”為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始摸索如何構建中國自已的藝術管理教育體系,如何使中國的藝術管理教育和人才培養,服務于兩個一百年的戰略目標,服務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目標。這是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從國際引進到文化自覺、自信的一次重要轉向,在專業建設中聚焦當下國家文化政策、藝術產業發展與當代藝術之間的關系,培養適合中國藝術與文化產業實踐的高水平人才。事實上我們很早就提出,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管理應該成為全球藝術管理教育在亞洲的領跑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更加明確地意識到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覺建構中國藝術管理教育體系,并期望在未來10年使之成為全球藝術管理學科的參與者和領導者。

 

為此,2014年筆者在法國馬賽舉辦的全球文化管理大會上發言,提出了“藝術管理學科的未來在中國”的觀點;2017年在歐洲文化管理教育聯盟25周年大會上,筆者又向參會的200多位專家提出,在多元文化格局下,應該關注“一帶一路”倡儀將給全球藝術和文化管理教育帶來的影響,并再次預言未來10年,藝術管理教育中心將會轉移到中國。2017年在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年會上,筆者代表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與美國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學會主席、歐洲文化管理教育聯盟主席一起商討中國、美國、歐洲三大學會共同合作,準備第二年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辦世界藝術管理教育大會事宜,大家就此迅速達成共識,并于2019年在中央美術學院成功地舉辦了“世界藝術管理教育大會籌備會”。經過充分研討,與會代表以投票的方式選出了全球藝術管理教育的24個關健詞,并約定在全球范圍內就24個關健詞分別舉行主題研討會,會議的時間是2020年全年。而所有24個主題研討會的總結會,也就是世界藝術管理教育大會的最終會議,定于2021年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使得這個計劃擱淺,但“世界藝術管理教育大會籌備會”的舉辦表明以中央美術學院為代表的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已經從20年前被動的接受者和引進者,逐漸成為了全球藝術教育的參與者,乃至領導者。

 

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世界藝術管理教育大會籌備會

 

作為一個新的專業和新的學科,藝術管理在中國的發展有著艱難的歷史,在開辦之初,很多高校上上下下都不知藝術管理為何物,藝術管理的招生人數也非常少,許多老專業和老學科的師生都不理解這個專業是什么。從這點來看,藝術管理在中央美術學院的發展是幸運的,2003年新興的藝術管理成為了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的下設的一個專業系,這奠定了她的發展基礎。而中央美術學院的兩任院長以及中央美術學院20年來幾任領導班子,都以前瞻的視野持續推動藝術管理專業的做大做強。中央美術學院兩任院長本人都親自支持和參與藝術管理的學科建設,前任院長潘公凱先生親自帶藝術管理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為藝術管理專業培養年輕的師資;而現任院長范迪安先生,不僅帶研究生和講授研究生核心課程,還親自擔任藝術管理本科專業工作室的主任。藝術管理學系也是在人文學院發展壯大的,人文學院的首任院長尹吉男先生把美術史系、藝術管理學系、文化遺產學系作為人文學院三個專業系,以美術史論作為共同基礎,使得藝術管理專業得到了老的、成熟的美術史學的專業滋養,也與同是新的文化遺產學形成了互動交流,這樣的學科和專業環境十分有利于藝術管理專業早期發展。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很快在中國美術界有了影響,特別是在藝術品市場研究、美術博物館管理、策展、藝術產業園區建設等方向上成果卓著,形成了行業影響力。

 

作為中國美術教育的最高學府,中央美術學院百年來專業美術教育積累的經驗與成果支撐著視覺藝術管理學科的發展,經過20年的努力開拓與學術積淀,視覺藝術管理學科發展已初具規模,打造以本科、研究生教育為基礎,專業高端人才培訓為拓展,研學產一體化并行發展的特色教研體系,持續為中國的藝術與文化機構輸送大量國際化卓越人才,對中國的文博事業、藝術品市場、藝術產業及園區發展等領域形成了學術引領,并在國際藝術管理教育交流平臺中發揮積極影響作用。

 

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管理對標全球先進院校,針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創意產業,在文化行政管理部門、藝術博物館、藝術基金會等非贏利領域,以及拍賣行、畫廊、藝術博覽會、藝術品投資與金融、藝術產業園區等贏利性領域,培養熟練掌握藝術學、管理學和經濟學基本理論與方法,適應未來藝術發展、具有國際視野的新時代人才。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道

“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紐約系列活動

“歡樂春節·紐約國際藝術與創意博覽會”開幕式全景

在場觀眾近千人

 

二、構建本科專業體系

 

從藝術管理專業建設之初,中央美術學院就力圖依照國際標準,結合中國實際情況,構建本科專業體系。首先,在創辦之初,我們的課程體系是來自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并參照國際藝術管理教育學會的標準,藝術管理學概論、藝術市場學概論和美術博物館學概論成為了創辦之初的三門核心課程,同時以“兩史一論”(即中國美術史、世界美術史、藝術概論)作為基礎課程,在此基礎上,延展出展覽史與展覽管理、藝術市場史、藝術收藏史三門課程,加上在美術史論領域的專題課和藝術管理的專題課,給學生以很扎實的美術史論基礎。但藝術管理學科從根本上說是一個實踐學科,藝術管理者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功,不同于史論研究人才。經過摸索和幾屆學生畢業在藝術機構的工作反饋,我們給予了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本科教育以更加明確的定位——為藝術機構培養“專業的被管理者”。所謂“被管理者”就是有藝術史和藝術理論素養、藝術管理專業技能,在藝術機構從事專業工作的基層工作者,他們應具有藝術管理的基本功,具有較強的執行力,是藝術機構最基礎的細胞,而這些細胞決定了藝術機構的品質。

 

有了這個定位,我們在本科人才培養時就更加看重藝術管理學生的基本功訓練,我們把視覺藝術管理本科學生基本能力概括為“一雙毒辣的眼睛、一張伶俐的嘴”,“一雙毒辣的眼睛”就是指藝術的鑒賞力,要求學生能夠通過美術史論的學習,對于藝術史上的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鑒賞能力。以此滿足對歷史和當下的藝術作品有鑒賞和辨別能力。這有利于讓年輕的藝術管理者在未來的工作中,迅速形成對作品的價值判斷,無論是作為策展人還是畫廊從業者,這都是一種必須素質?!耙粡埩胬淖臁?,就是指作為一個藝術管理者的表達能力。藝術管理是一個跟人打交道的實踐專業。人際交流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作為專業的藝術管理者,應該把他的藝術史論的知識、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通過語言邏輯感染觀眾,打動藝術贊助者。頭腦中的知識應該能夠迅速轉化為語言,同時形成有邏輯的情感表達。以上兩種能力是中央美術學院本科人才培養的基本功訓練,是貫穿在所有的專業課當中的。為此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都采取個人和小組作業的形式。通過通過寫作、設計PPT和10分鐘陳述訓練,達到腦口心的統一——也就是邏輯、表達和情感的統一。10分鐘陳述作為最重要的基本功訓練,對未來藝術管理工作具有較強的針對性,不僅要在之前形成文本、設計視覺,還要把握時間,力求在10分鐘內清晰完整的表達藝術管理項目計劃和內容。由于10分鐘陳述訓練是滲透在各門課程當中的,使得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的本科同學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

 

當然上述藝術管理本科的基本功訓練是建立在專業寫作水平不斷提高的基礎之上的。藝術管理專業寫作也是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基本功訓練。因為在各類藝術管理活動中,文本寫作是最基本的工作,無論是計劃的編制、策劃報告的撰寫,還是項目規劃、評估文本的寫作,以及在美術領域,還有更多的是新聞通稿、專題采訪、媒體評論綜述等寫作文本。作為專業的被管理者,文本寫作的水平高低和質量,是衡量年輕的“被管理者”基本能力的重要方面,這些文本在實戰當中被上級領導改動得越少,說明“被管理者”的基本功越好。

 

2015年,中央美術學院第八個專業分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成立,學院圍繞專業與學科建設進行了全面教學改革,是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管理”人才培養的新起點;2017年,經過近四年的努力,中央美術學院牽頭申報并成功獲批“藝術管理”本科新專業(專業代碼:130102T),開啟中國藝術管理本科教育新篇章,迅速引領中國藝術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進入飛速發展階段。在新的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藝術管理本科課程體系得到了完整的構建,其培養方案不斷修正改進。對標“雙一流”學科建設規劃,開始全面深化本科教學改革,主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2015年6月,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成立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獲批教育部新增本科專業

 

1. 通過細化招生要求,從生源優化對口人才的選拔機制。自2018年本科招生伊始,全面深化招生改革,專業試題命題持續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在考察考生美術鑒賞知識點的同時,兼顧考察考生對于作品判斷、分類和選擇的能力。招生改革后,專業錄取生源均在本科一批次錄取線上,學生對于專業認知清晰,具備基本藝術感知力。

 

2. 專業課程設置,強化藝術基礎,突出學科交叉。藝術管理作為交叉學科,要以藝術為本,兼顧管理。專業教學改革后,增設“視覺藝術基礎”和“視覺藝術專題”兩門核心專業課程,并加強“藝術門類與實踐”課程比重,夯實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感知藝術的能力;同時,與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合作,將經濟學與管理學納入專業必修課程。學生通過多層次課程的交叉學習,為進階階段專業課程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顯著提升。

 

3. 深化實踐教學模式,完善工作室實行工作室制,引進業界資源,培養精專的實踐人才。加強本科實踐教學,堅持并不斷完善具有學科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引導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生活,形成下鄉寫生、聯合課程、社會調查等多種實踐教學方向;在全國首推工作室教學,引導學生在“寬基礎”理論學習后,從三年級開始進入工作室專業學習,培養提升專業實踐能力?,F已開設有“美術博物館管理”“藝術商業管理”“藝術出版與傳媒管理”“藝術展覽策劃管理”以及“藝術治療”五個工作室,采用“小班工作室授課”+“項目制”的育人模式,3位工作室老師對每屆6-7名本科生,實施精英教育,并大量引進業界資源開設實踐課程,有效提升學生專業操作和實戰技能。

 

工作室展現實踐教學成果

 

經過幾屆學生畢業,完成了藝術管理本科教學體系的幾個輪回,通過畢業生的工作和深造情況我,即使修正本科教學,不斷深化體系建設,使之成為一個動態的建設過程,為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夯實基礎。

 

三、作為學科的藝術管理

 

2019年,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管理學科成功申報并入圍北京市教委“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名單”,成為建設名單中唯一一所視覺藝術管理學科立項單位;2021年,“作為新興學科的藝術管理專業建設與實踐”項目入圍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作為新文科發展的重要新興學科,受到各界廣泛關注。事實上,20年以來,藝術管理是否可以作為學科的存在還是有很多不同的聲音。首先,在中國的學科劃分當中,藝術管理被作為藝術學理論下的二級學科,但藝術學理論的專家多來自綜合大學,基本上是從事美學和文藝理論的專家,從事藝術管理教學和研究工作的人少之又少,他們掌握了藝術學理論及其二級學科的話語權;而真正從事藝術管理教育的專家學者,幾乎沒有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話語權和決策權。其次是作為一個年輕的學科,其學科構建還是在一個建設過程之中,與老學科相比有許多地方不完善,而它的實踐學科屬性使很多人質疑它能否成為學科,很多老學科的專家從根本上否認這個學科存在的合理性,認為藝術管理是搞經營、搞管理、做生意,不做學問,更談不上學科建設。然而,藝術管理教育在全球范圍的發展是以學科建設為主線的——世界上大部分高校的藝術管理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就以研究生階段為主,少有本科專業,這使得藝術管理作為學科建設的水平要遠高于本科專業建設。中國藝術管理從本科專業起步是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它符合中國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也為學科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央美術學院的藝術管理學科建設與專業建設的同步展開的,2003年,我們招收了首屆藝術管理研究生主要課程班,招收了全日制學生50名,他們通過研究生主要課程的學習,可以獲得研究生同等學力,并在外語合格后撰寫碩士論文,通過答辯獲得學位,這樣的研究生主要課程班辦了九屆,大部分人獲得了同等學力,少部分人獲得了碩士學位。這種班的舉辦是一種嘗試——歐美大部分名校的藝術管理碩士申請都要求兩年以上工作經驗,而不是本科應屆直接報考——我們嘗試一種中國的但與國際接軌的學科人才培養方式。2004年藝術管理招收了第一批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此后招收了博士研究生。通過研究生的培養,逐步確定了藝術管理學科建設方向,尤其是對于藝術管理基礎理論的研究是學科建設的基石。在我們看來,藝術管理學科是一個多種智性學科的交叉地帶,最早從商學院的工商管理脫胎發芽,到在藝術領域生根生長,到多種學科滲透開花結果,藝術管理是藝術學(包括表演藝術和視覺藝術各門類)、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統計學、信息科學等多學科融合的領域,這就是為什么在歐美藝術管理研究既在商學院開辦、也辦在各種音樂、戲劇、舞蹈和視覺藝術門類當中,甚至還辦在經濟學院當中。

 

意大利最古老的大學,博洛尼亞大學有著名的經濟學院,而其文化管理研究生項目是在經濟學院中獲經濟學學位;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藝術管理系設在了教育學院中,獲得的是教育學的學位;多倫多大學的藝術管理則是在商學院里設立,與MBA項目獲得同樣的學位……凡此總總,藝術管理作為學科建設的豐富性也是它的復雜性,它絕非像一個傳統學科那樣一目了然,清徹見底。但無庸置疑的是,藝術管理作為學科,是不可否認的事實。當然藝術管理學科的特點就是永遠處于不斷變化的動態過程之中,一旦僵死就是這個學科的死亡,這使得這個學科有無限的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正是這一學科特點給了中國藝術管理學科建設帶來后發優勢,也給了我們超越歐美成為世界一流乃至世界領先的機會,而當前我們正在面臨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的學科建設20年主要做了以下四個方面的事情:


第一,明確了視覺藝術管理的學科建設方向是多學科交叉融合而形成新的獨立學科,厘清多年纏繞藝術管理學界的問題,即藝術管理的重點是在藝術,還是在管理;明確藝術管理的重點是藝術,學科發展上是藝術學為主,管理學為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而經濟學、社會學、法學等相關學科都應被納入藝術管理學科交叉建設的視野。


第二,分步設立了視覺藝術管理的學科內容與范疇,包括藝術管理學基礎理論研究、美術博物館學研究、藝術品市場研究、展覽策劃與展覽管理研究、藝術經濟學研究、藝術商業研究、藝術法研究、文化政策研究、藝術產業研究等研究范疇,研究方向順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不斷細化,如開設藝術產業園區研究、國家形象與文化政策研究、藝術與鄉村振興研究等。


第三,構建了藝術管理學科的人才培養體系,本科是培養“專業的被管理者”,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專業的管理者”,乃至藝術機構和行業未來的領導者;研究生招生強調跨界,20年來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的研究生隊伍是一去由全國不同院校、不同專業組成的跨界精英團隊;在研究生培養中有兩個方面是必須完成的:一是所有研究生必須選修2-3門外教的全英語專業課程,二是采取雙導師制,聘請業界導師,研究生必須有全職的專業實習。


第四,提升藝術管理學科的社會服務功能,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目標是打通學界和業界,使得業界和學界使用一套話語體系,在相同的語境中交流,美國和歐洲發達國家用了50年左右做到了這一點;中國的藝術管理學科建設要從適應藝術行業發展,到引領行業發展,這就需要提升藝術管理學科的社會服務功能,使得業界能夠從學界的學科建設中獲益。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從一開始就緊扣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強調專業區域建設的直接參與,對新興產業的強勁支撐以及對社會建設的反哺。

 

隨著學科建設的不斷推進和深化,我們注意到中國藝術管理學科已經具備了可以借道超車,成為世界領先學科的可能性,即借科技之道超越發達國家的傳統藝術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尤其中國在5G、人工智能、區塊鏈和虛擬仿真四個科技領域的領先和活躍,在藝術管理教育和行業中的應用會給予中國藝術機構管理和學科引領更多的機會。

 

四、全球視域下的師資隊伍建設

 

20年來,我們堅定學科建設的國際化,加強國際學術對話與交流,構建世界一流教育平臺和育人環境。我們始終堅持國際化的辦學思路,高度重視學科建設的國際平臺搭建,先后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等院校,美國博物館聯盟、德國卡塞爾文獻展資料庫、英國弗里茲國際藝術博覽會等藝術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分別在教師互換、學生交換、組織國外考察學習、共建春夏季學院課程,以及開展國際實踐項目等多方面展開合作。我們與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每年互派教授和互換學生已經持續十年;而與柏林自由大學的研究生夏季學院課程持續了七年,每年都由中德雙方師生一起在北京、上海和柏林、卡塞爾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夏季課程,訪問80余個中德藝術機構。近三年疫情爆發,國際交流與合作面臨重大挑戰,我們積極面對,迅速調整方案,把國際交流重點轉為以線上研討、線上課程講授方式開展,不斷開拓創新國際合作與交流模式。配合高端人才引入計劃,與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文化與傳媒管理學院(IKM)創立者與前任院長克勞斯·西本哈爾教授合作,探索實驗性工作坊課程,課程始于理論與研究方法講授,落地于實體實踐項目?!恫┮了沟挠钪妫憾兰o前衛藝術家的創作與生活》課程,延伸實踐德國駐華大使館《博伊斯與卡塞爾文獻展》展覽項目,而《策劃城市:有關藝術、城市空間與公共利益》課程則遠程連線,實踐“策劃城市”理論啟發下的城市更新探索,于匈牙利布達佩斯呈現“藝術診所”策展實踐。紐約市立大學理工學院藝術史教授錢志堅教授(《當代藝術的主題與動向》)、金融領域資深專家熊愷(《藝術經濟學十八講》)等多位專家學者開設課程。與此同時,學院青年教師作為工作坊課程助理講師,協助教授組織課堂,參與研討,此舉運行多年,有效促進青年教師梯隊建設。

 

20年來,我們構建了一支師德師風高尚、業務水平卓越、教學能力突出、層次結構合理且契合專業發展的師資隊伍。在核心課程教學中,采取教授主導、年輕教師助教的模式,以此帶動和提升年輕教師教學科研水平;師資隊伍融合美術史論、造型和設計等不同專業教師,實現學科跨界和專業交叉;聘請國內外業界和學界專家,在教學中實行校內校外共同治學的“雙導師制”,即學界和業界專家共同指導研究生教學與實踐教學。至今,已聘用十余位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業界影響力的專家參與并指導教學與科研工作,包括:雅昌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萬捷、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中國美術館原副館長謝小凡、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品牌專家、國信品牌評價研究院院長楊曦倫,以及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裁郭彤等。央美藝管的師資隊伍由內及外,由學界延展到業界,研究生導師團隊也是由來自中外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和專家組成的,形成了以老帶新、內外互動、學界業界交融的優秀教學團隊。

 

五、探索中外合作辦學新模式,構建央美藝術管理“兩院一所”學科格局

 

中央美術學院在籌備成立獨立的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的同時,也在籌備一個全新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是2015年中法建交50周年兩國總理見證簽署的唯一教育合作項目協議,學院于2019年9月獲得教育部正式批準,并招收首屆學生。這是中國藝術院校中第一所獲批正式招生資格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通過與法國索邦大學、凱致(KEDGE)商學院的合作,培養藝術管理、創意產業管理、設計管理中法雙學位本科學生。該學院的建立,使中央美術學院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具有國際標準和品質的藝術管理、設計管理人才培養基地,有效推動“視覺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國際化進程。2021-2022學年,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在讀本碩博239人,(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在讀本科生660人,在培養規模與培養模式上,中央美術學院一舉成為了國內視覺藝術管理人才培養的領頭力量。

 

2016年6月,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右后)

與法國教育部官員(左后)在法國巴黎笛卡爾大學

見證中法四校簽訂

《中央美術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合作協議》

 

中央美術學院“兩院一所”視覺藝術管理高精尖學科建設格局,由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和國家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所三部分組成。中央美術學院國家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下設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人民幣藝術研究中心、東南亞藝術研究中心、藝術法研究中心、城市文化與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以及藝術治療研究中心,與視覺藝術管理學科建設互通互融,相互促進。近10多年來,國家藝術與文化政策研究所完成了國家重大研究和國際交流項目,主要的成果有:

 

1. 通過藝術管理學科科研與協同創新項目的開展,服務于 “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人民幣藝術研究中心、東南亞藝術研究中心、藝術法研究中心、城市文化與公共藝術研究中心,以及藝術治療研究中心,與視覺藝術管理學科建設互通互融,相互促進。

 

2. 結合專業優長,聚焦全球藝術品市場研究。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市場分析研究中心(與文旅部長期合作),在藝術市場研究領域已取得了國內領先地位。2009年至今,持續接受文旅部、北京市文旅局委托,編輯出版《中國藝術品市場年度報告》(白皮書),開展《北京藝術品市場大數據分析與應用》等研究課題。同時在中央美術學院掛牌全球藝術品市場研究學會中國分會,參與全球藝術品市場研究項目。

 

3. 在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2016-2021年連續六屆舉辦“藝術產業園區論壇”,聯合全國9家代表性產業園區,發起成立“中國藝術產業園區聯盟”,引領藝術品市場、藝術商業、藝術產業園區、文化機構治理、文化政策、美術博物館、城鄉藝術規劃與治理的行業發展。

 

4. 加強橫向研究課題,開展國家形象與文化政策研究。與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合作,展開第五套人民幣的設計與提升設計研究工作,合作成立人民幣藝術研究中心。并以此為契機,圍繞藝術管理學科建設,2019年起新增“國家形象與國家文化政策研究”碩士方向,為未來國家形象設計培養高精尖人才。

 

5. 通過策劃與組織國際藝術展覽,參與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等國際重要展覽;并于2015-2018年連續四年在美國紐約總體策劃、總體組織、總體實施文化部主辦的重點項目“歡樂春節·藝術中國匯”系列活動,講好中國故事,讓中國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6. 通過籌備組織“世界藝術管理大會”、“藝術品市場國際論壇”、創意之路?國際藝術與設計管理教學、科研及發展戰略研討會”、“和而不同——藝術治療國際論壇”,以及“藝術法國際論壇”等學術品牌活動等一系列大型國際學術會議,服務視覺藝術管理國際化發展。

 

改革開放40年,藝術產業園區升級3.0再謀新發展

——第三屆藝術產業園區發展論壇在招商蛇口舉行

 

六、積極推動教育數字化,以科技推動美育建設

 

應時代之需,視覺藝術管理學科多年來積極探索數字交互技術在策展教學、實踐與美育傳播方面的運用。2014年起籌建美術博物館虛擬策展實驗室,2019年與2021年分別自主研發“虛擬策展實驗項目”(國家級)和“博物館美育課程虛擬實驗項目”(省部級)并免費開放,推廣應用。在新冠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兩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發揮了很好的教學輔助作用,彌補了無法線下開展教學實踐的局限,在全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2022年,教育部辦公廳公布首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名單,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博物館虛擬策展與美育課程虛擬教研室”獲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不僅是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重要抓手,還旨在通過打通策展與美育教學、研究和實踐,在內容研發、人才培養及美育資源方面共建共享。針對全國大部分地區美術館資源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國家級虛擬教研室聯合全國30余家省市重點藝術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建設專業、豐富且支持共享的藝術資源數據庫,容量達到8萬余件。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文件,使美育工作進入了國家戰略的層面,虛擬教研室的建設立足于美育資源的知識生產,做到線上線下對全國的覆蓋。

 

建設美術博物館虛擬策展與美育課程虛擬教研室

助力專業教學改革

 

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藝術管理與中國藝術管理教育的發展是同步的——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學會第十七屆年會把2022年定為中國藝術管理教育二十年?;仡欉^去是為了展望未來,下一個十年,將是藝術管理學科發展的關鍵時期,是伴隨高等教育高質量內涵式發展,新文科、雙一流背景下學科交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十年,是構筑藝術管理學科中國學派、與國際全面對話的十年。經過20年的發展,藝術管理學科已經成為顯學,其社會認知度得到了較大的提升。然而,學科內在的觀念建制仍顯不足,面向未來,需要回歸到學科本體,面對藝術管理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以及知識體系進行系統研究。而中央美術學院視覺視覺藝術管理學科有義務擔當起構建藝術管理學科專業國家標準之重任;結合未來藝術機構的發展趨勢,進行專業建設的前瞻性、研究性、實驗性探索;我們提出“5G時代的藝術管理”、“全球藝術品市場”、“美術博物館策展與數字化美育”等前沿命題,不斷拓展藝術管理的學科邊界和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就中國問題、中國實踐進行有針對性的專業教學,在“研學產”一體化中培養社會與行業需要,具備開放國際視野、實踐創新能力,適應未來藝術發展的新時代視覺藝術管理人才。

 

?

 
 
弘時期待有你
HONGSHI  EDUCATION
 

?

 

咨詢電話

T:19520091394

T:17744408276

T:15010557993

 

 

 

 

 


上一篇:登岸指南——24/25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考研專業重要信息介紹

下一篇:2024中國藝術研究院設計學考研備考指南

發表評論:

評論記錄:

未查詢到任何數據!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久久久久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九九@久久久久精品一�?@久久久久�?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