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鍛造專屬考研方案,助你輕輕松松上岸
13691000525
央美考研之中國美術史復習筆記分享
時間:2020-11-02 訪問量:2978
各位準備央美考研考取美術史專業的朋友是不是都有這樣一個困惑,就是央美美術史考研知識點實在是太多,不知道從何記起應該掌握哪些。其實在考研中有很多的知識點是可以通過高度總結,實現順利記憶的。這里弘時教育就與大家分享央美考研美術史專業的一些知識要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快速記憶迅速掌握。
第一部分 原始美術
一、繪畫的萌芽:石器時代是中國繪畫的萌芽時期。
二、新石器時代的繪畫藝術:以質樸明快、絢麗多彩為特色的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的彩陶圖案,是我國先民的杰出創造。
仰韶類型
彩陶以在西安出土的半坡陶盆《人面魚紋盆》最具特色,也最耐人尋味,此外,在青海大通出土的馬家窯類型的《舞蹈紋彩陶盆》,描繪了氏族成員歡快起舞的景象,堪稱新石器時代繪畫藝術的杰作。
先秦美術
長沙的楚墓中先后出土了兩幅戰國時期的帶有旌幡性質的帛畫,它們都屬于公元前3世紀的作品。描繪的都是墓主的肖像,一幅為婦人,其上方繪有飛騰的龍鳳;另一幅則是一位有身份的男子,駕馭著一條巨龍或龍舟。墨線勾勒的側面肖像及伴有象征意義的動物是相同之處,《人物御龍圖》所表現出來的畫家技巧要熟練了許多。
第二部分 秦漢美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政治、文化、經濟領域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變化。秦漢時代的繪畫藝術,大致包括宮殿寺觀壁畫、墓室壁畫、帛畫等門類。
漢代帛畫
漢代畫在縑帛上的作品很多,但歷經千年之后,遺存極少。目前最重要的發現有本世紀70年代分別出土于湖南長沙馬王堆、山東臨沂金雀山的漢墓中的西漢帛畫。馬王堆1號墓中出土的帛畫的含意最為隱晦,學者們的解釋極為多樣,但一般都認為帛畫的上部和底部分別描繪的是天界和陰間,中間兩部分則表現的是死者軑侯夫人的生活場景。墓主及各種神禽異獸的刻畫極為生動,勾線流暢挺拔,設色莊重典雅,顯示了西漢繪畫的卓越水平。
漢畫像石
畫像石是遺存豐富的秦漢美術史資料。東漢后期的畫像石以山東嘉祥武氏祠最為著名。
秦漢畫像磚
代表作有《弋射收獲畫像磚》等。
第三部分 兩晉南北朝美術
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中的人物畫得到了突出的發展,對其他對象的描繪則還處在很不成熟的階段 東晉顧愷之的傳世作品《洛神賦圖》中出現的山水只是作為人物故事畫的襯景,山水畫的逐步獨立直到南北朝后期才趨于完成。之所以會這樣,也是由于這一時期繪畫的主要任務決定的--為政教服務,“是知存乎鑒戒者圖畫也”。這也是那時繪畫的一個主要特點。一南方的畫家顧愷之
第四部分 隋唐美術
一、隋唐人物畫家
展子虔,善畫人物、車馬、樓閣、山水,尤以畫山水聞名。他的山水畫被稱為"遠近山川,咫尺千里"?,F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游春圖》被認為是其傳世之作,這也是現存的最早的卷軸畫。
閻立本,初唐人物畫家,繪畫技藝杰出,工于寫真,擅長故事畫。作品有《步攆圖》、《秦府十八學士圖》、《歷代帝王圖》等。
吳道子,盛唐畫家。被譽為畫圣。宗教繪畫的成就非凡。其所創制的宗教圖像的樣式,稱為“吳家樣”,線條的運用磊落飄逸,所謂“莼菜條式”充滿動感。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與北齊曹仲達的繪畫風格有很大區別,并稱“曹衣出水,吳帶當風”。
張萱,盛唐畫家,善于畫仕女,人物形象風姿卓越,飽滿而秀麗。有兩幅北宋臨摹的作品流傳下來,即《虢國夫人游春圖》、《搗練圖》。
繼承張萱的畫風的是畫家周昉,所畫仕女,多為濃麗豐肥之態?,F存于故宮博物院的《揮扇仕女圖》是代表作。此外,周昉還創“水月觀音”之體,他的宗教畫風被稱為“周家樣”。
二、唐代山水畫 李思訓、張璪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縣),遷至蒲州(今山西永濟),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藍田輞川別墅。擅畫人物、叢竹、山水。創破墨法,如代表作《輞川圖》??上е两褚褵o真跡傳世。傳為他的《雪溪圖》及《濟南伏生像》都非真跡。宋代蘇軾評價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三、花鳥禽獸畫
薛稷、邊鸞、曹霸、刁光胤 韓干《照夜白圖》卷?!赌榴R圖》畫一虞官駕白馬緩行,右側為一黑馬,用筆纖細遒勁,色墨渲染得宜。此畫曾經南唐內府及宣和內府收藏,并有宋徽宗題"韓幹真跡"?!墩找拱讏D》畫玄宗坐騎照夜白。另有舊題《韓幹神駿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今定為五代人仿作。 韋偃,長安(今西安)人,寓居于蜀,擅畫人物、鞍馬及山水。雖承家學傳統,但青出于藍。據記載,他畫白川原牧馬,馬的姿態變化萬千,窮極生動。今可以通過故宮博物院所藏宋代李公麟《摹韋偃牧放圖》卷一畫來了解其風范,該圖繪駿馬一千二百余匹、圉人等一百四十余名,眾馬姿態各異,栩栩如生。此外,他所畫山水,也對唐代山水松石的變革有過重要作用。
四、石窟墓室繪畫(略)
五、繪畫史論著作的發展
姚最的《續畫品》、朱景玄的《唐代名畫錄》,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等。
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闡述了繪畫史的發展及理論認識,繪畫的有關資料,著錄以及鑒識、收藏,畫家傳記及作品。書中闡述繪畫的功能“夫畫者,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提出作畫在于“得意”。列出自然、神、妙、精、謹細等繪畫評定等第。
第五部分 五代美術
五代時,人物畫的題材內容日漸寬泛,宗教神話、歷史故事、文人生活等都成為描繪的主題。山水畫在此時的變化是最大的,荊關董巨四大家的出現,成為中國山水畫發展史的里程碑事件。荊浩和關仝代表的北方山水畫派,開創了大山大水的構圖,善于描寫雄偉壯美的全景式山水;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的江南山水畫派,則長于表現平淡天真的江南景色,體現風雨明晦的變化。作為中國山水畫重要技法之一的"皴法"在此時得到了很大發展,墨法逐漸豐富,筆墨成了畫家們的自覺追求,水墨及水墨淡著色的山水畫已發展成熟?! ∥宕幕B畫也出現了兩大陣營,以西蜀黃筌為代表的一派,被稱為黃家富貴,因為他們多描繪宮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畫法精細,以輕色渲染而成;而江南的徐熙所代表的一派,則多取材于水鳥野卉,畫法多用墨筆,色彩極少,相對黃筌一派的風格,這一派被稱作徐家野逸,這種現象被稱為徐黃異體。一、人物畫家及其作品
周文矩,現藏故宮博物院的《重屏會棋圖》是他的傳世作品之一,描繪南唐中主李璟與兄弟們在屏風前對弈的場面。因背景屏風上又畫屏風,所以稱為"重屏",
顧閎中,南唐中主畫院待詔。曾與周文矩奉后主之命潛入"多好聲色,專為夜飲"的大臣韓熙載府第,目識心記,繪畫以進。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也是顧閎中唯一的傳世作品,藏于故宮博物院的《韓熙載夜宴圖》長卷。該畫真實地描繪了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韓熙載縱情聲色的夜生活,成功地刻劃了韓熙載的復雜心境。
二、北方山水畫家及其作品 荊浩,字浩然,沁水(今屬山西)人,五代后梁畫家。于唐末隱居太行山洪谷,自號洪谷子。他開創了以描寫大山大水為特點的北方山水畫派。今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匡廬圖》相傳是他的作品,該作品雖未經《宣和畫譜》著錄,但一直被認為是可以代表荊浩畫風的作品。此畫描寫廬山一帶景色,氣勢宏大。
關仝,(關同),長安人,活動于后梁至北宋初。早年師法荊浩,晚年筆力過之,喜畫秋山寒林、村居野渡等題材。他的畫風,筆簡景少,但氣壯意長,在北宋時與李成、范寬并稱"三家山水"。傳世作品有《關山行旅圖》與《山溪待渡圖》,皆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三、江南山水畫家及其作品 董源(?-962),字叔達,鍾陵(今江西進賢西北)人,南唐中主時曾任北苑副使,世稱"董北苑"。他的山水多畫江南景色,草木豐茂,秀潤多姿,被人們形容為"平淡天真"。其用筆細長圓潤,稱"披麻皴",有時也用點描繪郁茂的叢樹苔草?,F存的可以認定為董源真跡的有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龍宿郊民圖》,藏于上海博物館的《夏山圖》和遼寧博物館的《夏景山口待渡圖》以及藏于故宮博物院的《瀟湘圖》等。
以上就是和大家分享中國古代美術史重點以及必考內容,大家以后在復習的時候,要學會搭建自己的知識框架,進行梳理,有目的有條理的復習記憶,這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專業有些部分并沒有那么難。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久久久久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九九@久久久久精品一�?@久久久久�?9